滨海新区办好群众实事当好校企“红娘”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切实落实好“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近日滨海新区人社局主要负责同志带领人力资源服务专班成员,与经开区人社局相关负责同志和区内重点医药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一起,赴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面对面开展用工需求撮合对接,解决企业群众实际问题。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及相关院系负责同志参加。

对接会上,新区人社系统详细介绍了新区产业、人才和就业支持政策,校企双方对专业设置情况与用工需求情况进行了对接。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坐落于新区的生物制药类高职院校,6个院系21个专业全部围绕生物制药布局,与生物医药企业人才需求匹配度高。经过充分研讨,校企双方初步达成“开展就业见习、实施订单式培养”等多项合作意向。

一是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根据十四五规划“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工作要求,校企双方拟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学徒定制”“订单式培养”等形式,实现在校生“准职业人”的定向培养,逐步建立起长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二是用好就业见习政策。鼓励医药企业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和在校生实训基地,开发实践课程、设置实践导师,并选派优秀人才入校授课。支持高校调整教学计划,优化实训内容,实现高校课堂进企业、进生产线。区人社系统对大学生见习基地给予政策支持。

三是做好就业引导工作校企双方加强对毕业生的宣传引导,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和行业前景。同时校方就业指导部门加大推介力度,鼓励毕业生到滨海新区重点医药企业工作。区人社系统将对符合条件的就业人员提供人才引进落户、补贴发放等政策支持。

下一步,新区人社局将继续以解决企业群众重点问题为抓手,发挥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金融链相互支撑作用,用好人才和政策优势,促进“四链融合”,激发产业活力,为实现天津“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打造“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海新城贡献智慧力量、交出高质量人社答卷。(滨海新区人社局供稿)

津南区成功举办首届海棠主题招聘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进一步畅通广大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交流渠道,提高就业成功率和招聘质量,津南区人社局联合海教园管理体制改革筹备组、天津市动力与电气联盟秘书处,依托中国天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平台,于413日在津南区海棠众创大街举办“海棠绽彩,职等你来”首届海棠主题线下招聘会。区政协副主席春连同志亲临招聘现场并指导工作。

本次招聘会邀请了凯尔测控、鸿远电气、华海清科、海尔洗涤电器、云致科技、海展会议展览等近200家企业,涉及电气工程、动力机械、展会展览、信息科技、教育培训等多个行业领域,提供就业岗位近3000余个,包括天津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等14所海教园院校应届高校毕业生、其他应往届有求职意愿的高校毕业生、有求职意愿的社会群体等各类求职者2000人来到现场应聘,招聘企业共收到投递简历1500余份。

招聘会现场针对求职者的不同求职选择,特别设立了动力与电气联盟招聘专区、会展相关产业人才招聘专区、就业见习招聘专区、海棠众创大街企业招聘专区等6个专区,其中由 40多家企业组成的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专区,也成为本次招聘会的一大特色。

为更好服务到会企业和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现场还设置了很多贴心服务:设置职涯规划服务台,安排专业职业指导老师对参加招聘活动的高校毕业生进行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简历撰写等免费咨询服务;提供多个现场面试室,为招聘企业和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面试场地服务;同步开展“走进海棠触摸未来”主题职业指导线下培训课程,为前来求职的高校毕业生提供邀请函进入现场免费听课;组织党员、青马工程学员组成志愿者队伍为前来参会的企业、求职者现场提供志愿服务,现场讲解人社相关政策,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000余份。

本次招聘会,依托“就业云超市——津南区人才云招聘管理系统”组织实施,“就业云超市”系统是津南区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特点,专属打造的数字化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平台,系统建设紧盯绿色生态示范区、创新发展聚集区、会展经济功能区“三区”建设人才需求。系统正式运行以来,已有1000余家企业完成系统注册,发布招聘岗位需求近13000余个,服务覆盖人群近10万人。

下一步,津南区将继续发挥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平台作用,继续加大“就业云超市”系统宣传推广力度,不断完善线上智能匹配与线下精准对接相结合的交流互动机制,不断拓宽岗位信息发布渠道、提升岗位匹配精准度,以项目化、目标化、清单化、可视化全力抓好就业创业工作,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津南区人社局供稿)

武清区全力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

今年以来,围绕落实区委“聚正气、显事功、开新局”行动方案要求,区人社局坚持服务群众“显事功”,全方位抓好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一季度新增就业7568人,实现了开门红。

一是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优化“政府+市场”就业服务平台促进就业,把灵活就业、共享用工岗位信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在武清区就业服务地图基础上开发打零工系统,为供需双方高效对接搭建平台。截至目前就业地图注册企业达到1647家,开展线上招聘会20场,发布岗位信息8278条,开展线下招聘会10场,为7238人做了职业介绍。加强与人力资源机构合作,通过信息共享、优惠政策推送、撮合对接等方式,多渠道解决全区企业用工难问题,进一步提升全区就业服务工作水平。

二是多举措促进就业。围绕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海河工匠”建设,积极扶持各类培训载体开展技能培训,一季度依托民办培训机构、企业培训中心开展技能培训4798人,涉及发放补贴182万元。发挥创业贷款在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为16名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50万元,带动就业42人;组织4期创业培训,为120人提供了免费的创业培训。

三是加强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共认定就业困难人员539人,通过鼓励企业吸纳、扶持灵活就业、公益岗安置等措施全部帮扶就业,落实各类补贴资金1201.7余万元,全区零就业家庭始终动态为零,其他困难人员就业率达90%以上。着力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开展符合城乡劳动者需要的各类技能培训51个班期2329人次,实现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农村劳动力应就尽就。(武清区人社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