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人社局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民生局”的职能定位,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一、聚焦保障改善民生办实事,倾力解决群众所急坚持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做好人社惠民实事,把党的温暖送到百姓心坎里。一是推动增加群众收入。调整天津市最低工资标准,将月最低工资标准由2050元提高到2180元,最低小时工资标准由20.8元提高到22.6元;提高失业保险金待遇发放标准,月人均标准提高90元;持续调整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增幅达到4.5%;发布2021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和建筑业等7个行业指导线,引导职工工资合理增长。二是推动稳定扩大就业。举办就业援助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781场,提供岗位75万个,努力满足各类群体就业需求。持续实施援企稳岗行动,发放稳岗补贴1.4亿元,惠及企业1851户、职工39722人。开展“就业创业校园行”活动,赴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7所高校宣讲就业创业政策,提供现场就业创业咨询服务,帮助高校毕业生及时获取就业岗位推送、就业创业政策查询、实名制就业服务政策解读等信息。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完善就业援助制度,拓宽公益岗、社区服务型岗位种类,强化职能技能培训,上半年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88万人,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92万人,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三是推动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完善参保扩面联动机制,健全参保登记动态管理资源库,探索新兴业态从业人员参保登记机制,上半年养老保险扩面新增18.63万人,完成全年任务指标的53.23%。加快第三代社保卡制发工作和创新应用,真正让社保卡成为便民卡、惠民卡,累计制发三代卡超127万张,签发电子卡近800万张,实现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深化综合柜员制改革,精简合并8个经办服务事项,大力推进“互联网+人社”,升级改造网上办事大厅、手机APP功能模块,线上线下经办服务效能稳步提升。四是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采取发放“明白纸”、发布公益短信、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提升劳动者依法维权的能力和用人单位依法用工的意识。加大人社执法检查力度,上半年查处劳动保障违法案件540件,为农民工追发工资2941万元。

二、聚焦提升服务质量办实事,全力解决百姓所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重要要求,在全市人社系统开展“我与群众心连心”“十个一”活动,进一步提高为民服务质量。一是脚沾泥土倾听群众关切。走近企业、群众和各类服务对象身边,倾听他们的声音,征询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的问题,累计走访企业1502家,走访群众1213人。二是交换身份体验办事流程。党员领导干部变换身份,换位思考,由“批准人”变为“申请人”,从“办公椅”坐到“办事椅”,以服务对象的身份进行“走流程”570项次,改进办事流程,优化办事服务。三是切实解决一批实际问题。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心的重点,紧盯窗口服务中存在的痛点难点,进行问题梳理,编制问题清单,抓实问题整改,累计确定整改问题318个,已解决316个。四是后台人员轮岗接待群众。组织194批次、894名后台工作人员走上一线窗口岗位,在有老师指导、保障办事质量的前提下进行轮岗锻炼,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五是普及政策开展宣讲活动。深入社区、企业、农村,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人社政策宣讲367场,向群众分发宣传手册,留下手机电话,便于时刻答疑解惑。六是广泛结交群众朋友。广泛发动窗口干部职工,通过与服务对象留电话、加微信等多种形式,结交群众朋友1394人,打造人社工作贴心式、家人式的服务。七是入户慰问困难群众。向困难群众送爱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深入高龄、行动不便居民家中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上门提供菜单式、定制式服务。对困难户群体,进行结对慰问,送上生活用品。八是帮扶企业共同致力发展。联系对接570余家企业,向企业及时宣传人社惠企利企政策,帮助企业及时掌握政策出台后的第一手资料,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九是加强窗口关爱设施配备。以服务便利化、人性化为宗旨,增设饮水机、自助服务机、老花镜、救急药箱等便民服务设施1200余件,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营造了更加舒适的办事环境。十是设计制作服务微视频。举办主题微视频作品评比,充分展现人社部门惠企利民的工作风采、人社干部真诚为民的作风面貌、人社服务高效便民的一流品质。

三、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办实事,用力解决企业所愁充分发挥人社部门对接帮扶企业的重要作用,制定实施一系列便企惠企利企的政策措施,为助推天津高质量发展作出人社贡献。一是完善政策体系。配合市人才办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引领战略加快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打造“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升级版;制定《关于做好市级重点“项目+团队”核心成员引进落户工作的通知》、《支持天津市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为推动“一基地三区”建设提供人社服务配套政策。二是优化服务模式。建立“企业吹哨、专员服务”模式,主动对接、实地走访企业,点对点提供“保姆式”“管家式”服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深入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十大人才创新创业联盟重点企业宣讲人社政策,现场“把脉问诊”“开具良方”,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通过名师讲堂、路演点评、企业会诊等方式,对200余家留学人员创办企业进行指导,搭建起企业与导师交流合作平台,解决企业痛点难点问题40余个。三是助力人才引育。发布信创产业高层次和紧缺人才需求,开展“双一流”校园巡回招聘活动,举办天津市博士后人才全球云选会,开展“人才政策直通车”活动,帮助企业引进高端急需紧缺人才。在全国率先建立民营企业工程技术职称评委会,为民营企业开辟职称评审“直通车”服务,4家企业70人获高级职称。会同市工信局开展天津市首次集成电路专业高级职称评审,26人获得集成电路专业高级职称。通过冠名“海河工匠”基地、评选“海河工匠”、举办“海河工匠杯”大赛等,打造“海河系列”人才品牌,不断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机制。

四、聚焦加强社区治理办实事,努力解决基层所难落实落细机关干部下沉社区入列轮值、干部志愿服务等要求,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解决好基层的困难事。一是坚持全员入列轮值。117名局机关党员干部下沉到所在社区,参加巡查网格、执勤值守、疫情防控、疫苗接种宣传等基层治理工作,同时充分发挥人社职能优势,向群众上门宣讲养老金调整、失业补助金发放、就业创业补贴、技能提升补贴等人社惠民政策,为群众认领“微心愿”,为社区出好“金点子”。二是坚持志愿服务基层。把“等群众上门”变为“送服务上门”,局系统各志愿服务团队走进驻地社区、公园广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送基层活动,围绕党的理论宣传、人社政策宣讲、环境整治、便民服务、助困帮扶等方面,为群众传思想、送政策、搞服务、办实事,面对面解答群众咨询问题,实打实解决具体困难150余项,受到普遍好评。

                                 (供稿:机关党办;审核:杨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