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全力扶持和全面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当前,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人才储备不足,人才结构层次偏低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深入了解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主要困难及政策需求,我们开展了相关调研活动,并在调研基础上加紧探索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人才扶持政策措施,加快形成高效、完备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服务体系,努力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从而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发展。

一、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20109月,天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加快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我市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此后,各级政府、各部门积极行动,认真落实,出台了一系列扶助、优惠措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迅速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 2012930,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达到3.36万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比重从2010年的9%提高到16%;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1744家,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8亿元,占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87%。提前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相关目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科技创新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效带动社会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隐含着一些发展问题。其中,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根基的人才智力问题伴随着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的爆发式增长凸显出来。当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人才需求总量加速增长,人才供给压力加倍剧增,人才开发竞争加剧激烈,人才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和薄弱环节。通过广泛调研,我们发现当前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主要面临着以下几类人才问题:

(一)人才需求总量增加,人力资源结构性缺失问题突出

伴随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自身规模的持续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人才需求总量将持续攀升,而目前,从全国中小企业人才供需形势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在调研中,多数企业表示虽然目前尚不存在严重的用工短缺现象,但用工短缺的潜在威胁始终存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压力始终较大。

通过调研我们进一步发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人才短缺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点,主要表现为:

1、在人才类别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短缺现象突出

调研显示,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于技术研发人才以及技能人才的依赖度非常高,这两类人才始终处于紧缺状态,特别是对于高技能人才,往往一才难求,十分稀缺。

2、在人才层次方面,高层次人才短缺现象突出

从学历和职称情况来看,除it业、生物医药业等少数特殊行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和高层次留学人才创办的企业情况较好以外,目前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包括相当数量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其技术研发人员本科学历所占比例较大,硕士学历所占比例较低,而博士学历人才比较稀少,学历层次以及职称层次普遍不高。例如,在我们调研的8家科技性中小企业中,平均职工总数为782人,其中按学历划分,平均本科学历职工比例为49%,平均硕士学历职工比例为4.8% 平均 博士学历职工比例为1.5%;按职称划分,平均高级职称职工比例为2.8%。此外,高层次科技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领办、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中的比例不高。

(二)人才波动较大,人力资源状况不够稳定

人员流失严重,企业人才不稳定是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这一现象和问题在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中也广泛存在,并表现出两个突出特点:

1、人才波动问题主要发生在初创期和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

通过调研发现,一些企业由于自身实力较弱、激励措施不完善、企业发展前景不稳定导致引进的人才频繁流出,同时,由于担心人才流失,许多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普遍不愿投入过多资源对员工进行培训,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员工对企业的信心和忠诚度,导致人才流失出现恶性循环,而调研过的科技小巨人企业普遍反映人才稳定性较高。

2、人才流失的发生阶段主要在人才进入企业的前3

一般人才进入企业五年后就会较为稳定,这主要与企业通常倾向于根据工作年限提供递进式激励措施有关。

总体来说,人才流失问题在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中还是广泛存在的,而且随着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需求总量的进一步攀升,企业间的人才争夺也会加剧,这对于保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稳定就会更加不利。

(三)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人才储备与培养力度不足

目前,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在发展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技术、市场以及资金问题,在内部管理上往往不如大企业规范、完善,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方面受主观和客观各种因素的限制往往关注不够,投入不足,最突出的有三个问题:一是缺乏必要的人才储备机制,普遍没有建立起合理的人才梯队配置,往往能招到什么人才就使用什么人才,对人才队伍长远发展缺乏关照;二是人才培养力度不足,多数企业对员工虽然有一定培训措施,但往往没有形成明确的系统化的培养制度,在培养内容上局限于企业自身开展的入职培训以及老员工对新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指导和技术传授,很少引入外部培训机构提供系统化、专业化培训,在培养目的上也主要着眼于提高员工应对现有工作、现有设的备具体技能;三是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简单、粗放,主要停留于日常考勤、工资福利发放、人员招聘等常规人事关系管理,对于政府的相关人才政策缺乏主动了解,对于员工职称申报、政府人才工程申报等工作不熟悉,对政府和市场所能提供的人力资源服务了解不多。

上述人才问题不仅给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造成了相当大的现实困扰,更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如果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人才状况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改善和提升,其势必成为阻碍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良好发展势头的一个重大瓶颈。

三、问题成因分析

从根本上说上述问题主要根源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的客观特性,是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的必然反映,但同时,社会宏观人才环境不理想以及相应人才政策不完善,进一步加剧了上述问题的严重性。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身问题

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来看,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资金少、发展前景不稳定等特点,同时大量初创期和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本身缺乏长期管理实践,特别是一些科技人员创业者研发能力强而管理水平低。这些客观特性造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以下三方面“先天”不足:

1、人才开发成本有限

科技型中小企业处于资本积累的初期,通常无法提供有绝对优势的人才引进条件,同时由于资金紧张,也难于实施较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措施,因此在延揽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必然力不从心。

2、人才综合吸引力不足

除了薪金报酬因素以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风险较大、社会认知程度较低、职业提升机会不确定,加之一些企业由于管理水平不高,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造成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人才综合吸引力不足。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员工工资水平上并不低,但还是难以招聘到优秀人才,这就是其综合人才吸引力不足的表现。这意味着,单纯强调让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薪揽才,不仅是企业难以负担的,而且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3、人才存量基数小,缺乏储备缓冲

中小企业群体是吸纳社会就业的巨大容器,但就个体而言,其所需要以及所能容纳的岗位比较有限,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员工总数都在150人以下。人力资源存量基数过低,就无法形成足够的人才储备缓冲带,必然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缺乏自我调节能力,一方面难以建立有效的人才梯队,另一方面难以应对人才流失的波动,从而导致对外部人才引进的过度依赖。

(二)社会宏观人才环境因素

劳动力市场总体人才供需比例是影响企业个体人力资源水平,特别是影响企业员工流失问题的重要环境因素。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比例与员工离职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劳动力市场上人才供需比例越小,员工离职率越高;供需比例越大,员工离职率越低。目前,由于传统人才教育培养机制不力、人才市场体系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造成社会真正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远远供小于求,这必然导致实力不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得不到有效的人才供给,从而加剧各种人才问题。

此外,人才就业理念存在偏差也是影响科技性中小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社会因素。调研中发现,很多人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种种顾虑甚至偏见,缺乏自我挑战精神,看不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优势,在择业方面一边倒地倾向稳定的大型企事业单位,这也非常不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人才建设。

(三)政策因素

从现有人才政策措施来看,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的人才引进、培养以及考评激励政策措施,人才政策体系日益完善,人才政策优势日趋明显,但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现有人才政策在内容和实施上还存在一定的完善空间:

一方面,有些本身很好的人才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完全适用,例如现有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以及131人才工程等高端人才培养政策对于全市高层次人才开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些政策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更加有利,而科技型中小企业适用几率相对较小;

另一方面,有些人才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十分有利,如新制定的企业人才职称评定制度、博士后工作站制度、技能人才实训制度等,但在实际实施中,由于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中小企业自身不够积极等原因导致政策实际运用不足,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四、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及具体对策

(一)积极探索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社会化管理模式创新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人才状况是由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条件、外部宏观人才环境以及政府人才政策措施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条件是一个根本性因素,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条件是相对稳定的,至少在短期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群体性特点不会发生大的改变,这就意味着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问题的解决不能单纯地强调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或改进,必须提供外部补偿和外部支撑。为此,我们提出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人才状况必须转变传统上人力资源管理属于企业内部业务的理念,树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社会化管理理念。

具体而言,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社会化管理就是指统一由社会和政府提供必要的公共人才服务,代替科技型中小企业个体来实施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以克服单个企业自身的“先天”不足,建立起企业、社会、政府多元互动的人力资源开发保障体系。在这一人力资源开发保障体系中需要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提供服务来引导和强化以下四种社会化公共服务职能:一是市场按需调配人才;二是社会出力培养人才;三是政府出面奖励人才;四是柔性机制补充人才。

由政府和社会提供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人才公共服务,并不违背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也不会破坏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首先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社会化管理并非排斥市场的资源配置基础作用,相反是要完善市场机制和补偿市场机制的不足,发挥市场调节的优势而规避其劣势,从而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由政府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服务,是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做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社会化培养,不是对企业生产成本的直接补贴,不构成WTO反补贴规则所禁止的补贴行为;再次,人力资源培养并非某个企业的问题,而是带有民生属性,对劳动力进行教育和培养是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

(二)加紧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政策服务体系

1、加大人才投入,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发展新优势

1)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以地方性法规形式制订出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开发的投入保障办法。在调查测算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R&D投入平均水平的基础上,对超过平均值的R&D投入按一定比例给予财政补助,并适当给予税收减免。同时,提高投融资平台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开放度,采取研发设计项目估价作为信贷担保等金融优惠政策。建立政府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基金,引入市场化运作的风险投资公司,为企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2)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人才投资,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关键人才激励机制。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面向研发设计人才、高级技能人才推行股权期权激励,提高企业人才的主人翁意识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2、创新引进模式,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引进

1)实施鼓励柔性引才引智的导向政策,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高端引智项目,推动企业创新。以降低企业引才用才成本为出发点,以财政资助的政策导向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采取柔性为主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智力技术项目。

2)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通过政策杠杆,引导行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来津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接合作,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创新人才自主创办领办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实施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海外人才引进资助政策,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度,协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一支高素质领军拔尖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核心团队。

3)完善企业急需人才兼职政策,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引进渠道。制定和规范高校、职校、科研院所人才等到企业兼职办法,抓住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契机,引导有条件的事业单位中从事教学、科研岗位的科技人才、职业技术人才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形成一支与产业规划发展同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编外创新人才队伍。

4)大力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弥补科技型中小企业自有人才不足。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紧紧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需求,共建紧密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突破一批引领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合作培养企业急需的创新人才,建立联合攻关长效机制,通过产学研对接,寻找和发现高校和企业需要共同研发的问题,联合组织科研创新团队进行技术攻关,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高度融合,加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行企业法人代表作为科技计划项目负责人和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兼职作为企业技术负责人的新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开展职务成果转化,创办科技型企业,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合理流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3、整合公共资源,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开发

1)积极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开发平台载体建设。精心构筑人才科技综合开发平台,院士博士高端智力服务平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引进平台。支持科技小巨人企业建设前沿实验室、科学家工作室、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重点研发和转化机构,以项目研发带动人才开发。

2)打造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的导向政策。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现状,一手抓个体引进,一手抓企业技术创新团队打造,形成创新创业人才集群,发挥创业创新的集聚效应和裂变效益。尽快出台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的相关政策。

3)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协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人才培训。集成国家“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工程、天津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等人才培养政策资源,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优秀人才的培养扶持力度,优先选择科技型中小企业优秀人才为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工程及项目候选人。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产业特点和研发创新需要,制定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培养方案。整合全市教育培训资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和职工素质提升提供教育培训平台。引导和鼓励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人才开发投入,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职工教育培训制度。拓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家培训渠道,会同各相关部门,把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家培训纳入各级党校、行政院校等培训机构的培训计划,组织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家出国(境)培训。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依托行业、企业、科研机构、职业院校、公共实训基地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发若干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职业培训包”,使职业培训标准化、规范化,建立根据“职业培训包”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

4、完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的调节功能和服务机制

1)加快建设专业人才市场。建立职业经理人专业组织、工程师学会等专业社团组织,鼓励支持人才中介组织有效经营专业性人才市场(包括职业经理人市场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市场等)、高端人才市场和高级猎头,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高品质的、个性化的高层次人才交流服务。同时,加强对人才中介组织市场化运作机制与市场行为的引导、规范和监管。

2)提升人才中介机构服务质量,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拓展服务领域。鼓励支持人才中介服务机构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人才战略规划咨询、企业文化品牌设计、人才诚信调查、人才科学测评、人才薪酬设计及企业人事外包等衍生服务项目和人事技术服务,不断提升人才中介组织市场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5、转变服务方式,深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人才服务

1)深化实施“大走访”、“人才服务月”活动,把重点转移到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认真总结过去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今后几年我们把服务重点逐步转向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制订市区(县)两级联动开展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计划,明确工作内容、服务方式和责任分工,着眼于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方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的目标,各区县确定一定数量的试点服务单位,制订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调查研究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和解决对策,逐步建立薪酬指导标准、成长培养体系。着手研究扶持成长型科技企业、转型升级企业人才开发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重视人才开发、建立现代人力资源开发和保障制度。

2)保障科技型中小企业平等享用公共服务与政策资源。建立市区(县)联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人事服务网络体系,积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人事代理服务支持、人才信息服务支持、人才诚信服务支持、职业能力评价服务支持、人才仲裁服务支持和劳动力资源服务支持等,有针对性地开发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规范化的公共人事人才服务产品和服务项目,不断提升人才公共服务的能级水平。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保障科技型中小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平等享用公共资源和政策资源。

3)完善人才管理制度,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专项政策和专门办事通道。继续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评定工作,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职称特殊优待政策的宣传和培训。简化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引进办事程序,建立特殊人才引进一事一议政策及办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