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天津市工伤保险服务协议经办管理办法》和年度协议考核有关工作要求,日前,市社保中心会同各区社保分中心,采取网上考核与实地考核相结合,圆满完成对全市69家工伤协议医疗机构、26家康复机构及12家辅助器具配置机构2022年度协议考核工作。
一是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市中心工伤处制定考核方案,细化考核指标,明确考核内容和工作要求,并召开视频会专题部署。各分中心均成立由分管主任为组长,工伤科、风控科及有关科室业务骨干为成员的实地考核工作组,按计划对辖区管理协议机构开展实地考核。
二是实地检查,指导服务。各分中心以协议考核为重点,实地检查协议机构基础管理和为工伤职工提供医疗、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等协议落实情况,严格审查诊疗记录和档案材料,并将实地检查与调研服务相结合,听取协议机构意见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指导意见和整改措施。
三是公平公正,廉洁考核。考核过程中,坚持一个标准衡量、一个尺度把握,全程公开透明、依法依规。网上考核以工伤支付系统量化数据指标为依据,客观公正。实地考核以现场检查和日常检查为依据,客观评价。工作组成员坚持廉洁自律,主动接受协议机构和社会各方面监督。
下一步,市社保中心将依据年度考核结果,向协议机构支付2022年度履约质量保证金,并与协议机构续签2023年工伤保险服务协议。同时依托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强化协议管理,通过信息系统加强日常考核管理,完善考核办法,突出量化考核,进一步提高考核工作的客观性和公平性,不断规范协议机构诊疗服务行为,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工伤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