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河东分中心被授予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河东分中心在市委、市政府和局党组、中心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把文明建设作为推动社保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过硬的服务品质持续擦亮天津社保服务品牌,书写了天津人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崭新篇章。
一是深耕党建引领,筑牢文明建设根基。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务必”。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积极培育社保文化,不断丰富干部精神世界,连续7年开展“微党课”“廉政教育月”等特色学习活动,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获评市级机关首批“四强”党支部。
二是坚持服务大局,践行文明建设责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系列活动。在关爱“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中发挥关键作用,组织干部每年参与河东区大王庄街道丰盈里社区“学雷锋文明市集”活动,每年为SOS儿童村捐款捐物,深入社区慰问困难老人,深入高校为毕业生普及社保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服务民生改善,月均志愿服务2次。主动融入区域协同,常态化联系区税务、医保等部门,建立高效的合作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将精神文明建设贯穿经办服务全过程。
三是聚力实干担当,厚植文明建设底色。聚焦主责主业,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参保计划,积极探索“数据找人”,走访就业驿站开展针对性宣传,着力推动高质量参保。严格落实“保发放”民生责任,持续推进待遇发放精细化,促进经办提质增效。从坚决扛牢维护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政治责任,有力维护人民群众社保权益。持续深入改进工作作风,三年来,收到锦旗、表扬信36次,获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先进集体”“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光荣称号。坚持依法履职,领导干部每年带头开展集中学法4次,法治教育寓于文明建设,获评天津市“七五”普法先进单位。
四是深化改革创新,激发文明建设活力。持续深化服务创新,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细化综合柜员受审分离模式,优化12项经办流程,群众等候时间缩短30%左右,提升办事体验感。对重点单位建立服务专员机制,畅通单位即时反馈渠道,三年来帮助参保单位和群众解决问题334个,有效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持续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成立青年先锋服务队,以“新媒体线上培训+面对面宣传宣讲”相结合,累计服务97次,将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送到群众身边。
下一步,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河东分中心将持续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质量文明建设提升经办服务质效,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为社保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