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津市社保中心以“健全风控机制、保障基金安全”为核心,构建多维度、全流程基金财务风控体系,在收入管理、支出管控、核算报告、电子档案等关键环节形成闭环管理,为全国社保基金安全运行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天津经验”
    一、创新收入业务“四方对账”模式,确保基金颗粒归仓
围绕税征收入、转移收入、补贴利息收入、追回待遇四大收入类型,构建“数据核验-对账确认-实时反馈”管控体系,实现收入全流程可追溯、可核查。建立社税数据联合运维机制,每月核对申报缴费上解、入库数据,确保交互数据“月末清零”,基金财务各险种收入数据与税务、国库、财政三方数据完全一致。转移收入直接接入银行流水系统,根据当日进账单即时核对资金信息并反馈业务部门,确保转移资金数据准确无误,实时对接提升效率。针对待遇追回业务,实行“群众缴费”与“账户扣划”双轨模式,满足多种待遇追回缴款方式,财务部门在系统及时确认记账并反馈业务,形成追回待遇闭环管理。
    二、打造支出业务“三重保障”体系,守住资金安全底线
以“资金安全、数据准确、效率提升”为目标,通过“系统赋能人工复核银行校验”三重保障,实现支出业务全流程可控、可防、可查。推动资金全流程线上管理,将支付审批、社银平台支付、退票接收与反馈等环节全部纳入系统管理,实时跟踪每笔资金支付状态。构建多维度财务审核规则库,涵盖单批支付总额与明细校验、极值均值校验、单月支付与上月增减幅度等核心指标。在系统内固化收付款账户信息,实行点选录入,降低操作误差。深化银行端校验规则,在姓名、身份证号、账号一致性校验和支付阈值校验的基础上增加同一日相同批次金额不予重复支付支付总额与报盘明细不一致等校验防范银行端支付风险。

    三、构建“业财一体化”体系,确保会计数据真实准确

以“业财数据同源、核算规范高效、报告真实完整”为核心,打造“自动生成-线上复核-智能分析”核算报告管控体系,实现业务与财务数据无缝衔接。财务核算数据根据业务转财规则自动生成凭证,同步转财批次号,实现“业务-财务”全流程无缝衔接。强化多维度复核把关,将人社部社保中心“一本账”风控规则嵌入系统,定时审核财务凭证规范性,及时预警异常数据,同时实行人工交叉核对,对科目余额表、财政报表、一本账报表、金保二期报表等进行多表比对,确保账表一致。打造智能报告与动态监控平台,本地报表设置自动取数与校验公式,实现月报、季报、年报自动生成,减少人工干预在动态监控上,通过关键数据大屏实时展示各险种日度、月度收支、结余等核心指标,动态跟踪基金运行趋势在智能分析上,根据财务账表数据自动生成基金运行分析报告。

    四、推进财务电子档案“单套管理”,筑牢数字安全屏障

以“来源可靠、程序规范、要素合规” 原则,推进财务电子档案单套管理,实现业务转财数据、财务支付数据、会计核算数据、会计档案数据全流程电子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与“安全可控”双重目标。根据国家档案局、财政部等制度标准建章立,使档案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用制度保障业务规范操作。业务系统、基金财务系统、社银平台实时推送数据至电子档案系统,自动采集元数据,生成规范存档信息包后完成归档构建全流程管理体系对元数据、内容数据、归档信息包等不同检测对象进行“四性”检测,确保电子档案效力。落实系统安全存储备份要求,确保电子档案长期可用自动记录档案操作行为,形成审计日志并纳入元数据管理,实现全过程可追溯。

    下一步,天津市社保中心将持续优化风控规则库,深化业财一体化与电子档案应用,探索人工智能在风险预警、数据分析中的场景落地,进一步提升社保基金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为守护参保群众“养老钱”“救命钱”提供更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