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立业“十三五” 不让须眉“娘子军”
市引进人才综合服务中心(市居住证积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属的窗口单位,其内设部门政务服务部处于窗口服务最前沿,面向基层单位和群众提供人才引进和居住证积分落户等服务工作。该部门共有10名同志,其中女性同志6人,占部门总人数60%,平均年龄34岁,部门主要领导为女性。“十三五”以来,政务服务部服务各类人才近40万人次,服务用人单位6万多家。其中,为2.4万名学士及以上学位国内外人才办理了引进手续,为5.1万名在津长期居住、稳定就业的外地人办理了居住证积分落户手续。2018年,被市妇联评为市级三八红旗集体,部门党员干部曾多次荣获市人民政府政务办和市人社局党组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红旗窗口、优秀青年、先进工作者、改革排头兵等荣誉称号。
一、坚决听党话,永远跟党走。
“我们这个部门共有10名工作人员,其中6名正式党员,4名女性党员占比67%。其他4名都是入党积极分子,党味儿十足、纯正”,有着22年党龄的年轻老党员政务服务部部长杨静(女)如是说。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岗位一份奉献”。政务服务部全体党员干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腻、体贴倾心打造引才综合服务窗口。窗口服务对象既有院士专家学者,也有普通的在津务工人员,窗口党员姑娘们都能够做到一视同仁,无差别微笑服务让一名安徽籍外地人员感言“这个窗口很温暖,看到她们佩戴的党员徽章,我心里就感觉到踏实”。在落实“放管服”改革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性提出了“十条窗口服务举措”,实现了党务工作与窗口服务“双促进、双提高、双发展”,被国家人社部给予充分肯定,河北、山东、云南等20多个兄弟省市来中心参观学习,在全国同行间树立了天津人才服务标杆。由于她们的勤政为民、廉洁奉公、高效服务,政务服务部连续4年被市人民政府政务办评为红旗窗口。
二、柔肩担重任,危难显担当。
“可别小看她们是娘子军,这支队伍党性强,战斗力更强,平时是优雅“女士”,忙时是英勇“战士”,关键时候能打硬仗,敢啃硬骨头”。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安艳(女)这样评价政务服务部党员干部们。
受疫情影响,本年度第一期积分落户受理期由原定1-4月份调整为4月份。“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是窗口受理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不足1个月时间里,每天受理量最多时能达到1200人,每天电话咨询量800多人次,总申请量1.6万人。任务是命令,命令必执行。中心副主任宋小东(女)布置受理工作任务后,娘子军临阵不惧,从容应战,第一时间把家里事情安顿好,然后就开始进入了战斗状态,加班加点,夜以继日,连续作战。她们平均每人每天审件200多个,接听咨询电话100多个,盯电脑屏幕时间12个多小时,眼药水、清凉油、咽喉片都成了她们日常必备的“三大法宝”。期间发生很多感人事情:郝天琦(女)家里来电话多次不接,业务咨询电话响一声就迅速拿了起来;宋钰(女)患腰椎病疼痛难忍,仍然带病坚持审核材料;赵丽娜(女)家住在西青区,夜里9点多下班回家途中,竟然在骑行电动车时睡着了……
仅用时28天,就拿下了相当于去年全年的工作量,全过程零差错、零失误、零事故,打赢了疫情之外另一场攻坚战。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在通报全市舆情信息时对中心的做法进行了表扬。
三、弘扬真善美,撑起半边天。
她们青春靓丽、充满爱心,多行善举。她们勇于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
一是“走近残疾人,共话助残事”。主动与市残联办公室共同开展支部共建+特色党日活动。走进天津创美残疾人就业基地,积极宣传我市就业促进优惠政策,热心帮助残疾人对接就业信息资源。二是“关注孤儿生活,奉献一份爱心”。参加天津SOS儿童村开放日活动,参与现场爱心义卖与捐助,与8号家庭结为帮扶对子,部门两位干部陈人杰、潘静(女)还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义务到儿童村帮助结对高中生补习数学、英语。三是资助贫困学生。长期资助北辰区西堤头镇的一名徐姓贫困初中学生,在经济上给予她一定的物质帮助,鼓励她在生活方面树立信心,教育和引导她通过努力学习,将来用优异成绩来回报社会。四是开展“衣份爱心,衣份温暖”捐赠活动。积极响应市总工会号召,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捐赠衣物300多件,“一家衣善”-天津项目部相关负责同志代表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为中心颁发荣誉证书。五是参加“全域创建,文明和平风采有我”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与社区工作人员紧密配合,打扫街道卫生,摆放共享单车,粘贴公益广告,维护交通秩序,为全力创建文明城市、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贡献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