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服务实行‘一窗通办’以来,原本需要往返跑三次的工伤认定申请实现了一窗办结!在天津人社app上查询所需材料后,我在窗口一次性提交了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登记、门诊联网登记等所需的全部材料,从工伤认定到确认支付只用了10分钟,真是太高效了!”德中利德(天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刘秀梅激动地说。

天津滨海高新区人社局深入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围绕人社服务高频事项,以标准化促服务规范,以信息化促服务创新,以资源整合促服务效能提升。目前,综合大厅已实现“一窗通办”,即时办结事项从接收材料到办结不超过30分钟,限时办结事项在规定办结时限基础上提速50%以上,打造了“打包办”“提速办”“简便办”升级版服务。

“我认为,人社系统‘打包办’‘提速办’‘简便办’就是要做到‘该办的事不拖、能办的事不等、难办的事不推’,通过‘一窗通办’把方便、有序、整洁最大限度地让给群众,通过后台联动把麻烦、矛盾、跑腿最大可能地留给我们,切切实实提高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天津滨海高新区人社局局长谭向军表示。

打通业务全链条,落实“一窗通办”

“以往办理退休审批业务要跑两个部门,实行‘一窗通办’后,从社保缴费减员申报到退休待遇申领,办理7位员工的退休审批业务只用了20分钟;我还为7位员工办理了退休人员基本信息确认,从基本医疗保险视同缴费年限核定、连续工龄审定到个人基本信息变更,共用了10分钟。”鼎盛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人事专员陈莹告诉记者。

仅用30分钟就能“打包”办完程序复杂、涉及多个部门的退休审批和退休人员基本信息确认,让陈莹切实感到了人社服务的速度、温度和态度。

在天津滨海高新区,企业群众办事体验越来越好,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离不开“人社服务快办行动”这场刀刃向内的“行政效能革命”。

天津滨海高新区人社局建立了跨部门、跨科室、跨业务、跨地域的协同机制,切实从服务企业、群众角度出发,结合区域实际,进一步打包和提速,做到能打都打、应提尽提;建立了线下大厅与业务科室的人员、业务联动机制,加强制度约束和监督管理,打造了一支人员稳定、业务精干的服务团队,形成了一套高效、规范的运行管理模式。

“为打破科室界限,打通业务壁垒,我们充分整合大厅资源,打破分管科室,统筹协调人力,明确业务权责,强化人员联动。窗口工作人员按照业务指导书完成线下业务办理,大厅业务审核人员负责业务二次审核和日常业务流转、联系科室负责人,业务负责人员则负责业务指导书起草和窗口人员培训,人员紧密联系、实时互动。同时,我们不断强化综合大厅服务人员业务学习,三轮业务培训和不间断现场指导,为实现‘一窗通办’‘提速办理’提供了坚实的队伍保障。”天津滨海高新区人社局副局长李洋表示。

天津滨海高新区人社局窗口工作人员王怡告诉记者,“在疫情期间,我们所有窗口工作人员都自学了近百项人社业务的分类作业指导书,业务负责人就业务相关文件、所需材料、审核要点、系统操作、注意事项等进行了系统的讲解,我们利用休息时间充分复习笔记、理解文件、记忆要点,加上业务负责人的现场指导,我们对人社整体业务都非常熟悉了。”

“企业群众来窗口可以随意‘打包’,我都能办!”在王怡充满信心的微笑背后,是“快办行动”工作措施与各项人社业务深度融合,是“打造群众满意的人社服务”融入政策制定、流程优化、服务落实全过程,是不断完善财政保障、管理运行和监督问责各项制度,是形成保障人社公共服务体系有效持续运行的长效机制。

目前,天津滨海高新区人社局已在综合服务大厅全面推行综合柜员制,10个窗口为企业、群众提供同质同效服务,实现了14个高频事项“便利化、打包办”,所有73个事项“标准化、提速办”,企业、群众办理任何一项业务均领取唯一号码,实现了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事档案、职称申报、引才落户、人才培养、技能培训、劳动关系管理等人社工作的全覆盖。

业务指导标准化,促进服务规范

“我们来给孩子办理新生儿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登记业务,不小心把孩子的出生证明落在了老家湖南湘潭,仅向窗口提交了孩子的户口本和身份证,没想到几分钟就顺利完成了参保登记!”办事群众崔固根感激地说。

“打包”更多、“提速”更快、办事更简。天津滨海高新区人社局的自我创新、自我加压,为群众企业清“淤点”通“堵点”解“难点”。

“对于原来业务指导书规定的办理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登记业务需要提交户口本、出生证明、身份证,窗口工作人员基于群众反馈,发现出生证明中的大部分信息与户口本信息是重复的,我们于今年9月在业务指导书中取消了提交出生证明信息的要求,该举措获得了办事群众的好评。”天津滨海高新区人社局综合大厅业务负责人杨浩告诉记者,从发现问题到更新业务指导书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

记者了解到,天津滨海高新区人社局对73项业务进行了系统梳理,加强业务整合,明确业务标准,优化经办流程,构建“新场景”服务。同时,每个服务事项都有流程规范、动态更新的业务指导书,可以按照企业、群众的不同需求,随机、任意组合,大厅实现了一站式通办服务。

线上服务全天候,构建“智慧人社”

“今年9月,我参加了人社局举办的职称无纸化申报培训,专家对政策文件和操作系统做了详细讲解,我们企业为十几位员工做了无纸化职称申报,人社局通过微信、电话给了我们全面指导,从每一个空儿应怎样填到填错了应怎样改,服务很周到,材料网上传,企业不跑腿,办事效率和服务体验大大提升!”天津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人事经理卢志晶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据天津滨海高新区人社局职称业务负责人李宝庆介绍,今年高新区在人工智能、电子、计算机、快递工程专业开展职称申报无纸化试点,申报人可以通过网上申报,为落实“快办”要求,规范信息记录、管理、共享和传输,加强基层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建立线上业务与线下业务的数据联动机制,是推进全业务“智慧人社”系统建设,为企业、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和多选择办理的重要举措。

对此,天津滨海高新区人社局建设了应上尽上、全程在线、数据互通,与实体大厅条件相同、标准相同的网上服务大厅。网上大厅提供入职离职、就业创业、社会保险、援企稳岗、技能培训、人才培养、人事档案、劳动关系等八类61项业务的在线办理,支持业务办理结果的实时反馈、业务资料的自动归档、线下业务在线预约、常见问题智能回复和在线咨询、政策文件和表单的自助下载等。

截至目前,高新区人社局网上服务大厅业务办理量超17万件,高频业务网上办理率超80%,为全区1.3万家企业、20万就业人口提供了升级版“快办”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