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津市劳动经济学校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学改革中逐步深化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断推动学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学校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从汽车工程专业知识技能提升和价值观塑造两个维度出发,探索二者有机融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经过两年的探索,该专业已形成成熟的课程标准和高效的教学组织模式,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典型案例为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进行了有益探索;先后28名学生在各级各类大赛中获奖,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市级一等奖4人;同时教师教学能力得以快速提升,4名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在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荣获天津市一等奖、国赛二等奖的好成绩,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设计从全国824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入选由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部联袂打造的优秀作品展示的30个作品之一,为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提供优秀教学示范。

一是实行小班化教学助力高效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实行小班化教学以《汽车电控发动机维修》等三门专业核心课程为载体,每个教学班分为ABC三组,每组16人,实行同头排课,为高质量开展分层教学创造条件。

二是挖掘典型工作任务渗透思政元素以《汽车电控发动机维修》为例,将教学内容划分为6个教学模块22个任务点。通过集体备课教研,修订课程标准制定标准化教案、课件、工单模板以及教学微视频拍摄标准。在思政课教师指导下,结合专业特点挖掘80余个劳动教育、工匠精神和职业规范等思政元素,经意识形态审核后,梳理68个思政教学资源用于教学。

三是改进教学方法课程评价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提前开展学情分析了解掌握学生思想、态度和价值观。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灵活安排思政教学资源,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仿真法、讲授法、示范演示等方法开展教学。在学习方法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反馈”的学习模式,合理运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仿真模拟等方法,将思政教学资源渗透其中,寓教于乐,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在评价方法上,注重过程评价,采用小组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的多样评价方式根据课堂表现进行主观评价,平台数据进行客观评价。通过各环节及时性评价全程监控学生学习状态,形成全过程评价。

供稿:市劳动经济学院;审修:杨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