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当前,党史学习教育已经进入总结收官阶段。市人社局各级党组织坚持力度不减、温度不降、韧度不松,持续深入为企业和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以常态促长效,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本期刊发局专技处、北方人才市场所属滨海人才中心有关做法,供学习借鉴。
量身定制职称政策 助推企业高速发展
——专技处党支部联系服务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纪实
天津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圣智能”)是一家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天津市无人机和新材料人才创新创业联盟、航空航天产业链的重点企业,核心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产品涉及工业无人机、地面机器人、全自动机场建设等多个“卡脖子”领域,一直是市人社局专技处党支部的联系服务企业。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后,专技处党支部专门到云圣智能走访调研,了解到企业发展很快,研发人员、生产厂房、营收都大幅增长,开始筹划科创板上市,由于科创板上市的四个核心指标之一是企业要具有完善的研发人才体系,研发团队职称偏低、结构不合理无法体现企业研发技术实力,同时,测绘航空摄影专业没有高级职称,限制了企业业务拓展。
如何搬开企业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专技处党支部支委会深入研究后,把云圣智能面临的问题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点解决问题,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我市十大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先后走访了华建天恒、云账户等20余家联盟中拟在资本市场上市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挖出了问题症结。一是原始职称低。这些高新技术企业大都是民营企业,员工普遍年轻,职称和待遇不挂钩,企业和个人对职称不重视,很多员工没有职称或只是初、中级。二是业绩界定难。员工发表论文少,普遍没有时间写,只能用其他成果替代,可很多专利、成果署的是公司名字,团队成果不好界定。三是评审周期长。云圣智能研发人才涉及人工智能、计算机、测绘航空摄影等5个职称专业,按现有评审模式,需要分专业、层级报送10多个评委会,即使允许破格申报,10年时间也无法解决。
专技处党支部反复研究对策,在市人社局领导支持下,经请示人社部同意,在我市去年成立民营企业职称评委会试行“一年多评、单独评价”、开通民营企业职称评审“直通车”等改革创新的基础上,为拟上市重点企业量身定制了“科创企业评职称”专项服务,利用三年左右时间,精准解决我市50家拟在科创板上市企业的研发人才体系建设难题,创新推出职称评审“四个一”服务模式。一是“一企一评”。打破申报评审一年一次的时间限制,依托民营企业职称评委会,根据企业职称专业需求单独组建评委会,实行“按需申报、市区联动、一年多评”,对企业研发团队成员整体上分专业、分层级进行精准评价,一次性解决企业难题。二是企业家“一单举荐”。赋予“东家”话语权,对人才在研发团队中的贡献予以认可,由科创企业负责人签字提名单,直接提出研发团队成员从初级到高级的职称申报意见,其中可以直接举荐团队主持人申报正高级。三是代表性成果“一票决定”。坚持以业绩论英雄,不拘一格评价人才,注重评价人才对产业促进、成果转化、市场收益、企业成长的实际贡献,重业绩质量和创新价值,凭代表性成果就可评定正高级。四是网上申报“一次不跑”。专项服务依托“天津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实行“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评审、网上发证”,实行无纸化申报和电子职称证书,保障人才“一次不跑,就拿职称”。
专技处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对业务工作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动会同经开区人社局多次深入云圣智能,为企业专业技术骨干和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面对面讲解申报程序、材料准备等要点,并召开推进会在网上申报、评审答辩等环节做好指导,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在“科创企业评职称”专项服务解决企业问题后,专技处党支部书记又带队到云圣智能跟踪走访,听取企业和人才意见建议,对下一步企业人才引育工作进行指导。
目前,市人社局已组织开展4批“科创企业评职称”专项服务,云圣智能、深之蓝、华建天恒、云账户等31家企业的400余人通过评审获得职称,为制造业立市和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其中,8月31日专门为云圣智能开展了职称评审,公司共举荐36人参评,涉及电气、计算机、人工智能、机械设计、测绘航空摄影等5个职称专业,最终35人获得职称,包括正高级2人、副高级14人、中级19人。云圣智能公司负责人表示,专技处党支部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解决了研发人才梯队建设难题,人才积极性空前高涨,企业技术创新实力明显提升,护送企业走上发展“高速路”,深切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效果。
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
彰显为民服务本色
2021年12月22日,北方人才市场所属天津市滨海人才服务中心接到了市“双万双服”办转来的群众留言,反映查询不到个人户籍信息的问题。虽然留言寥寥数语,但中心领导和工作人员深切体会到了群众的焦急心情。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中心领导高度重视,秉持“群众的关键小事就是我们的头等大事”的宗旨,立即组织人员开展核查。
经查,该名群众于2016年落户中国北方人才市场河东区集体户,随后即借出本人户口页,至今未还。几年来,本人预留的联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工作人员多次尝试与本人取得联系,但始终未果。2020年中心开展户口页电子化升级,由于其本人户口借出未还,也未能采集录入其个人相关信息。
情况查清后,中心工作人员立即与该名群众取得联系说明情况。因时间久远,该群众表示当初借出的户口页已遗失,这让她原本就揪着的心又增添了几分焦虑。听出了群众语气中的不安,中心工作人员立即主动提出为其补办户口页,并将信息扫描录入系统,一来方便其随时进行查询,二来需要借用户口页时,可以通过公众号提出申请,并自行打印电子户口页。12月24日,在专人对接下,该名群众户口页已补办完成,并及时采集了电子户口页信息,该群众对中心主动担当作为、及时跟进服务、快速解决问题的务实作风,表示非常满意。
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滨海人才中心党组织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体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用心用力用情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彰显出真挚朴素的为民情怀。群众事、无小事,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在今后的工作中,中心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伟大号召,进一步树牢为民服务意识,竭尽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中心落地生根,用实际行动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整理:机关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