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推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加强博士后人才自主培养,加快集聚信创领域高层次青年人才,11月11日至12日,2023信创与数字经济博士后海河学术交流活动在天津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天津市人社局与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天津理工大学承办,天津市信息技术创新协会、天津市半导体集成电路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天津市电子信息与大数据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等协办。俄罗斯外籍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胡瑞敏、国家杰青、北京大学教授彭宇新等国内信创与数字经济领域高端学术专家,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达阔机器人、浪潮集团等高校、企业的300余名学术界产业界专家学者和博士后汇聚一堂,围绕信创与数字经济领域前沿课题展开交流研讨。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市人社局和天津理工大学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致辞。
活动以“信创与数字经济”为主题,采取特邀学术报告、产业发展报告、学术沙龙等形式开展交流研讨。胡瑞敏教授等6位行业技术领军专家就网络空间安全、开放集模式识别、视觉大模型等前沿技术研究成果作了专题学术报告,达阔机器人有限公司、浪潮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作了产业发展报告,为青年教师、博士、博士后提供了一场学术盛宴。博士后和青年学者还参加了学术沙龙活动,分享了研究成果。通过学术界、产业界交融互动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学术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我市在信创领域的行业引领作用和学术影响力。活动共收到国内外信创与数字经济领域青年学者的231篇高水平论文,投稿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天津光电通信技术等全国6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经专家评审,最终15篇优秀论文获奖,其中,特等奖1篇,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8篇,现场为获奖作者颁发了获奖证书。
博士后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近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博士后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天下才天津用”,持续创新,不断优化,在全国博士后制度改革和发展中贡献了诸多天津经验。目前,全市设立博士后工作平台 554个,累计招收博士后7600余人,出站博士后留津工作比例超过60%。建立“以赛选才、以赛育才、以赛促产”新机制,连续三年举办“海河英才”创新创业大赛博士后赛,一批科技水平高、市场前景好、产业聚集度大的好项目脱颖而出。今年,在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我市获得 10金、15银、30铜和43个优胜奖的卓越成绩,金奖和奖牌总数均位居全国第一,彰显了天津强大的青年人才潜能、雄厚的科技创业底蕴和日趋成熟的创新创业培育体系。天津已连续12年主办全国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吸引1800余名博士后“海河论剑”,围绕前沿科技和重点领域,搭建交流平台,碰撞思维火花,激发学术热情,形成了具有天津特色的青年人才学术交流活动品牌。特别是近4年,活动均以“信创”为主题,聚焦国家和天津市战略规划,锚定信创、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前沿技术及产业化创新应用,开展学界、业界的交融互动,提出更多产业应用解决方案,为建设“智慧中国”贡献更多的“天津经验”。
下一步,天津市人社局将继续围绕信创、数字经济等领域持续举办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打造全国知名博士后交流品牌,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立交桥”,吸引信创、数字经济等青年科技人才汇聚津门,为我市高质量实施“十项行动”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供稿:专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