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维护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天津市社保中心始终坚持“应追尽追”原则,在长达2年的全力追缴下,首次通过跨险种抵扣方式成功追回津南区已故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刘某多享受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7390元,实现社保基金“颗粒归仓”。
一是依“法”履职,解锁待遇追缴“新技能”。紧扣《社会保险经办条例》赋予的经办机构“责令退回”的职权,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追回多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情况,进一步细化实施细则。大胆尝试从当事人后续享受的社会保险待遇中直接抵扣的新型追缴模式,解决了前期追缴工作中遇到的多次上门劝说被拒、屡遭恶意投诉上访等问题,成功追回当事人多享受的养老待遇,为今后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是联“合”结案,畅通追缴工作“流程链”。积极对接津南区司法局、津南区法院,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经办条例》等相关文件,与司法部门展开深入研讨,确保此案例相关文书材料及程序的合法性,规避行政复议风险;联合八里台镇党群服务中心等相关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与当事人家属沟通,详细讲解相关规定,在向当事人家属发送《责令退回多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决定书》,按时催告无果后,立即向津南区法院申请非诉行政执行,随后津南区法院下达裁定书,经多方紧密配合,当事人家属最终认可从后续享受的社会保险待遇中直接抵扣的处理办法。
三是精“进”前行,守牢基金安全“出口关”。强化支付业务流程设计,在养老待遇社发校验环节,从“超、增、发”三个维度设置分中心、市中心两级校验,规范政策经办执行,实现业务源头防控;优化社银合作服务圈,创新性地在社发合作银行自助机具上开通人脸识别养老认证服务,通过延展养老待遇资格认证服务链,进一步完善我市养老认证服务体系,全面守护基金“出口”安全;细化“1+N”多批次发放模式,结合工作实际及时增加养老金拨付批次,保证养老待遇暂停人员在完成认证后及时领取到养老待遇,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下一步,市社保中心将以2025年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警示教育活动为契机,持续健全养老保险经办服务体系,切实把社保基金安全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社保服务,助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供稿:市社保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