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社部公布了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第三阶段建设院校及建设专业名单,天津市7所院校16个专业入选,全市技工院校覆盖率达到82%。近年来,市人社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高质量发展技工教育,制定实施了技工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会同市发改委、市教委、市财政局制定印发《关于推进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建设,积极探索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创新之路。截至2024年底,全市有在校生技工院校11所,在校生达2.2万人,共开设机械、电工电子等8个大类包括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等49个专业。
一、政策引领,夯实建设基础
制定《天津市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工作方案》,围绕天津“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和12条重点产业链建设,以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院校为基础,以技师学院为重点,从推动专业课程标准开发、一体化教学资源开发等9个方面组织开展实施,将企业的典型生产任务转为学校教学任务,以学校和企业作为双评价主体,形成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校企双方共同测评的多元化学业评价的人才培养体系,截至目前,天津市机电工艺技师学院、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等8所技工院校分三批次参与41个专业的工学一体化专业建设。2025年初,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优质课堂遴选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市6所院校10个专业积极申报优质课堂遴选工作,经过校级选拔和市级遴选,最终遴选出6个优质课堂申报材料推荐参加人社部评选。
二、师资培养,打造专业队伍
根据国家人社部与天津市政府共建“技能天津”框架协议,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成立全国技工院校师资研修中心,面向全国开展一体化骨干教师、一级教师师资培训。同时,在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天津市机电工艺技师学院2所技工院校建成省级教师培训基地,开展一体化二级、三级教师培训。截至目前,1个师资研修中心和2个培训基地,共培训一体化师资1665人次,其中一级及以上师资309人次,二级师资245人次,三级师资1111人次。其中,培训天津市技工院校师资661人次。同时,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新疆和田地区的对口援助技工院校累计培训一体化师资170人次。
三、就业竞赛双引领,提升培养质量
通过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天津培育了一大批实用型、应用型人才。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这些技能人才进入企业后,迅速适应工作岗位,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天津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十四五”以来,全市技工院校累计培养输送技能人才4万余人,就业率始终保持98%以上。
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天津市技工院校参赛选手成绩突出,2024年举办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荣获本市唯一1枚金牌;在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荣获7枚金牌、7银牌、4铜牌和17个优胜奖。今年9月即将举办的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我市技工院校将有8名教师、17名学生分别参加7个和17个赛项的角逐。
下一步,市人社局将继续深入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建设,培育更多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技术劳动者和能工巧匠,推动天津市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供稿:职业能力建设处、鉴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