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一)探索职业培训模式是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的需要。职业培训作为职业教育重要形式之一,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者就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市职业培训工作虽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促进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还存在政策体系不完善,职业标准陈旧,培训手段落后,培训方式单一,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等问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劳动者素质就业的需要。当前,本市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压力还将长期存在。因此,探索职业培训新模式,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精神,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二)探索职业培训新模式是落实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人才发展纲要的需要。《天津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津党发〔2010〕8号)明确提出,我市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是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津党发〔2010〕17号)文件提出,积极探索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效途径。政府部门主导,研究制定就业准入办法;行业企业根据职业标准和实际需求,开发“职业培训包”;职业院校依照“职业培训包”,整合课程资源,开展一体化“双证书”培训,使在校学生毕业时即可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使在岗和待岗人员通过培训,获得上岗需要的职业资格证书。开发“职业培训包”,探索具有天津特色的职业培训模式,是落实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人才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的必然选择。
(三)探索职业培训模式是实现天津城市定位的需要。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3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26.5%。但是,随着滨海新区开发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天津作为加工制造业的研发转化和生产基地、北方物流中心和现代化港口城市,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加快,对职业培训工作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开发“职业培训包”,探索具有天津特色的职业培训模式,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是实现天津定位的迫切要求。
二、创新“职业培训包”培训模式,提升职业标准和培训水平
(一)开发“职业培训包”,提升职业标准
职业技能培训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对准备就业和已经就业的劳动者以培养技能水平及职业能力为目的的规范性培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建立起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代表全国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国家职业标准,建立了对劳动者按照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五等级进行评价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一制度对劳动力技能评价、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以及劳动者技能水平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津正在打造北方经济中心,实施高端化高职化高新化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新产业快速发展,高新企业大量引进,高新技术大量应用,加之国家职业标准更新缓慢,现行国家职业标准已不能满足天津经济发展的需求,表现为职业能力要求水准低,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应用滞后,因而迫切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理念,开发“职业培训包”,提升职业标准。
(二)开发“职业培训包”,提升职业技能培训水平
现行的职业技能培训实行的是结果管理。职业技能培训一般是由教学管理部门或培训教师,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岗位技能需要,使用已有的培训设备,制定培训计划,选择培训教材,采用教师熟悉的培训方式进行培训,培训质量和效果受自身培训条件和教师影响很大,不同的学校之间质量差异也很大。而“职业培训包”培训属于过程管理。开发者在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下,在充分调研了解当地企业生产技术、设备、工艺、材料的基础上,开发职业标准、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培训教材、考核标准、师资标准、实训条件,制定培训规范,并且根据技术和经济发展进行修改完善,不论哪个学校,不论哪个教师都要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培训和考核,实现对培训过程各个环节的规范管理,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的统一性和适用性,满足本市企业生产实际需要。
(三)开发“职业培训包”,建立职业技能培训超市
职业技能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在职职工、职业院校在校生和失业人员三类人群,培训等级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五等级,每个等级又是由若干专项能力组成。现行的职业技能培训内容是以职业等级划分的,每一个等级是一个独立的培训单元,不论什么人员,都要按照职业等级进行系统培训。开发“职业培训包”,要把某个职业等级按内容拆分为若干职业单元,按职业单元设置培训内容,建立培训超市。各类人员根据自身需要,尤其是对于已经掌握某个方面技能或仅需要某个单元技能人员,可到培训超市选择培训模块,就不需要按某个职业等级进行全部培训,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职业培训包”模式与功能
(一)“职业培训包”模式
“职业培训包”定义: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新技术的应用,针对某一职业各层次的培训对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资源总和(包括职业标准、教学内容、教材、教学形式、考核标准、师资标准、实训条件等)。
“职业培训包”模式是指在国家职业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框架下,将培训资源“集中打包”,“捆绑作业”,形成规范、标准、科学的培训模式,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培训资源,采用先进的培训技术和培训方法,开展职业培训,提升培训质量和培养效果。
“职业培训包”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的职业冠名,以职业技能等级打包。如维修电工职业含有五个培训包:维修电工职业(初级)培训包、维修电工职业(中级)培训包、维修电工职业(高级)培训包、维修电工职业(技师)培训包、维修电工职业(高级技师)培训包。
(二)“职业培训包”具有完备的功能
1、“职业培训包”要成为职业培训的纲领性文件。“职业培训包”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培训标准,对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师资队伍、设备与环境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是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实施和规范管理的依据。
2、“职业培训包”要成为培训教师从事职业培训工作的技术性文件。“职业培训包”有丰富的培训资源,供培训对象、培训教师、培训机构使用。其资源的先进性和可操作性,不仅方便教师直接选用,而且能为教师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供方便。所以说“职业培训包”不仅是培训教师从事职业培训工作的技术性文件,也是教师上岗培训、指导学员训练的得力工具。
3、“职业培训包”要为学员搭建即时学习训练的平台。“职业培训包”可提供培训导航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其丰富的学习资源,可成为学员自学和训练的极好帮手。
4、“职业培训包”要为鉴定考核提供服务。“职业培训包”是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规范性标准,其鉴定规范和鉴定指南是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评价的依据。
5、“职业培训包”要为培训机构建设提供服务。“职业培训包”要针对培训机构环境设施问题,培训设备配备问题,培训师资配备、能力水平问题建立一系列标准,为培训机构完善机构建设、建设培训教师队伍、开展硬件环境建设、规范管理制度建设等提供依据和标准要求。
(三)“职业培训包”主要特色
1、提升培训标准,规范培训过程,监控评价考核。“职业培训包”开发要做到依据科学、内容先进、资源丰富、方法创新、使用方便,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框架下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职业培训技术性与指导性文本,用培训包模式提升培训标准,规范培训过程,监控评价考核。
2、创新培训模式。一是采用项目化培训,结合职业的工作条件、典型工作任务、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开发项目,设置培训课程,精选培训内容。由生产项目导入学习和训练内容,从“用”入手“学”,使学习内容与训练项目紧密结合,理论与实操结合。二是采用职业化培训,职业技能工种培训必须体现职业属性,把企业对职业属性的要求体现在培训包中,把学习训练过程与生产过程结合,把培训过程作为生产能力培养过程。三是采用模块化(菜单式)培训,按职业等级划分课程模块和训练项目模块,方便不同等级的培训学习和考核鉴定,适应培训对象不同层面的需求。四是新技术应用培训,根据行业、企业需求,不断拓展“职业培训包”覆盖的职业范围,并根据职业发展情况,不断调整更新“职业培训包”的内容,保持技术应用先进性。
(四)“职业培训包”应用
通过边开发、边推广的方式,重点面向三类人群(在职职工、职业院校在校生、失业人员)开展职业培训。
以行业企业为主体、以职业院校为基础、以职业培训机构为补充、以校企合作为纽带,实施“职业培训包”培训模式,实现职业教育学制教育与社会培训规模的比例达到1∶2,切实提高培训质量,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社会各类人员的职业技能与水平。
四、“职业培训包”开发思路、目标与框架
(一)总体思路
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框架体系内,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职业岗位的要求,借鉴国内外开展职业培训的经验,遵循校企联合“项目开发—项目实施—项目完善”的总体思路,先易后难,重点优先,充分覆盖,有计划地开发“职业培训包”,以满足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对高水平职业培训的需要。
(二)开发原则
1.需求性原则。结合我市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根据相关职业工作条件、典型工作任务、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开发项目,设置培训课程,精选培训内容。
2.开放性原则。充分利用社会各类资源,通过项目招标、委托等方式,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培训机构中遴选出承担“职业培训包”项目开发任务的单位。既要根据行业、企业需求,不断拓展“职业培训包”覆盖的职业范围,又要根据职业发展情况,不断调整更新“职业培训包”的内容(如培训项目、培训课程、培训内容等)。
3.创新性原则。培训内容要及时吸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开发具有创新性的“立体化”教材,适应培训对象不同层面的需求。
(三)开发方式
1、优选“职业培训包”项目开发单位。充分利用社会各类资源,通过科研项目招标方式,面向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培训机构等,遴选具备开发条件的单位。
2、实行“职业培训包”项目管理。按照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对“职业培训包”实行项目管理,建立开发流程,规范开发程序。依据开发流程,将“职业培训包”项目开发的选题、申报、日常管理、验收等环节全面纳入规范化管理。承担开发的单位需严格按照《“职业培训包”开发指南》、《“职业培训包”开发模板》完成开发任务,确保“职业培训包”的标准化、规划化。
3、节点监控跟踪开发与实施的过程。“职业培训包”开发是围绕职业培训的一种创新性实践活动,包含有丰富的实用性资源,其过程是一个边开发、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论证、边应用的过程。节点监控跟踪开发与实施的全过程就是按照这样的工作过程,划分开发节点,确立监控指标,建立专家跟踪小组,实施全过程监控和指导,确保开发工作依照拟设计的目标和方向顺利进行。
(四)工作目标
在政府主导下,充分发挥企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社会力量的作用,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发“职业培训包”,建立根据“职业培训包”开展职业培训的模式。
2012年,启动40个职业、200个“培训包”开发工作,2013—2014年,总结应用“职业培训包”,开发120个职业600个“培训包”,到2015年,基本完成覆盖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职业(工种),技术技能复杂、从业人员多的200个职业1000个“培训包”项目开发任务,通过边开发边推广的方式,重点面向在职职工、职业院校在校生、失业人员三类人群开展职业培训。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职业培训包”项目职业的岗位持证率达到80%以上。
(五)“培训包”框架
五、培训包开发工作措施与方法
(一)建立领导机构。成立天津市“职业培训包”项目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和组织推动我市“职业培训包”项目开发和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市人力社保局。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是:组织召开工作会议,制定工作方案,搞好政策宣传;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收集和掌握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定期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通报相关信息。
(二)纳入市级科研课题规划。将“职业培训包”项目作为专项研究课题,纳入我市“十二五”科研课题规划,实施规范化管理,调动开发人员积极性。
(三)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职业培训包”开发既是创新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工作,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
(四)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依照“职业培训包”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经过培训达到“职业培训包”要求的学员,经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