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技工院校办学主管部门,各技工院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工作的部署和安全天津建设的目标任务,依据《天津市学校安全条例》、《天津市控制吸烟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号)、《安全天津建设纲要(2015-2020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的意见》(津政发〔2016〕6号)及有关法规规定,我局编制了《天津市技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安全教育课教学大纲(试行)》,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二、将安全教育纳入必修内容。自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本市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应将安全教育课纳入技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教学,制定教学(培训)计划,配备教学(培训)师资,遴选合适教材,按照规定课时开展教学活动。
三、加强安全教育教学指导监督。各区人力社保部门和技工院校办学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职业培训机构及技工院校开展安全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在职业培训机构和技工院校安全工作检查、教育教学评估、评优等方面实行安全教育“一票否决”。对未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的职业培训机构和技工院校,要严格追责,严肃问责。
附件:天津市技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安全教育课教学大
纲(试行)
2016年11月9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
天津市技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安全教育课教学大纲(试行)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措施,是培养学生树立国民意识、提高国民素质和公民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安全教育课是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公共必修课之一,既强调安全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终身发展。要通过安全教育课,激发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确立正确的安全观,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掌握安全防范知识和主动增强安全防范能力。
二、课程目标
课程以校园安全教育为核心,参照教学大纲内容及要求,选择教参书。通过安全教育,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达到如下目标:
态度层面:通过安全教育,学生应当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安全观,把安全问题与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构筑平安人生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知识层面:通过安全教育,学生应当了解安全基本知识,掌握与安全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安全问题所包含的基本内容以及安全问题的社会、校园环境;了解安全信息、相关的安全问题分类知识以及安全保障的基本知识。
技能层面:通过安全教育,学生应当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安全信息搜索与安全管理技能,以及以安全为前提的自我保护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等。
三、课程要求
(一)采用课堂教学为主,演示、参观、讨论等为辅的教学方式,将安全教育课程列入各专业教学计划。建议技工院校用16个课时完成基本教学内容,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用8个课时完成基本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力求具有实践性、科学性,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要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引入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详见附件)
五、课程实施建议
(一)学校要加强对安全教育课程实施的管理,对安全教育课程进行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同时,健全管理制度,要在师资配备、课程实施、目标落实等方面明确职责、严格管理。
(二)学校要认真落实安全教育课程的相关要求,对安全教育课程进行通盘考虑、整体安排,及时监督、检查课程教学计划与执行情况,确保安全教育课程目标落实。
(三)要做好安全教育课程师资培养工作,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安全教育课程理论培训,规范、高效地开展教学及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四)要加强安全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利用,积极开发网络资源、图文资料等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增强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五)学校要在学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安全教育内容。
(六)安全教育可以针对单一主题或多个主题来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实际体验、影片欣赏、角色扮演等活动,也可以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探索寓教于乐、寓教于丰富多彩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
(七)学校应主动协调公安、消防、交通、治安、卫生计生、地震等部门,联合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安全教育和应急疏散演练实践活动。
六、课程评价
(一)对学生的评价。坚持鼓励性、发展性评价原则,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和进取意识为重点,把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习惯,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引导的依据。采用观察、评语描述和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等方法对学生学习状况和安全意识、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进行评价,关注学生面对挫折的表现及习惯养成等,既要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要注重考查学生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
考评方式:采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知识测试、知识竞赛、操作实践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进行。
计分方式: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用鼓励性的语言描述学习成果。
(二)对教师的评价。采用多元、开放的评价方式,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安全意识的建立、安全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安全习惯的养成为重点,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效果,对教师在安全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附件:技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安全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