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静,天津市北辰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社险服务部部长。她长期服务于养老保障工作,是人社服务战线一颗坚守的“螺丝钉”。

一、问不倒的“政策通”

养老保险政策涉及时间久、跨度大,每一份审核都是与参保人“半个人生”的“对话”,审核结果一头连着基金安全,一头牵着百姓权益,她深知责任之重。工作中她坚持学习积累,将各项审核工作标准化管理,并将工作经验进行传帮带。特别是连续工龄审核工作,她整理文件依据,提炼政策要点、提示时点、规范材料,确保审核、咨询、信访工作依据恰当、标准统一、服务提速、群众信服。

二、热心肠的“联络员”

工作中遇到申请人提供材料困难的情况,她总是热心做他们的“联络员”。2023年底,某企业职工刘先生在老家去世,家属远道来津办理遗属待遇,发现视同工龄还未审核,因刘先生过世诸多手续已无法办理。她接到该信息后高度重视,研讨确定“社保一站式受理,区人社局全面协调”的工作方案,协调两地五部门联动核实刘先生参险、档案等相关信息,成功为刘先生办理视同工龄认定,增加遗属待遇近十万元。

三、保民生的“开拓者”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落实工作中,她与镇、村紧密联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梳理多个共性和个性问题;深挖参保政策与被征地农民需求的契合点,做到既解决问题,又合规办理;创新“四种招法”,在我市率先推动集体方式参保,满足被征地农民多元化参保需求。北辰区“一村一策”破解参保工作难题,并将成功经验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兄弟区县,助力我市此项工作全面开展。2023年,人社部带队到北辰区进行专项调研,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四、优化服务的“设计师”

她精通政策、操作熟练、善于总结,多次参与金保二期和社保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调整工作;制作“政策包”、“告知书”、“经办指南”等系列政策宣传告知材料,推动我市养老保险政策落地见效、走实走远;不断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指导镇街梳理操作流程,成为基层工作的“工具书”。多年来,她前瞻性、系统性的工作设计,促进全区乃至全市养老保险工作高效有序平稳开展。

“人社工作有我”是她心中永恒的坚守,她化作人社战线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深深地影响着身边人,汇聚基层“津”英力量,共筑“津”彩人社平台。

(供稿:办公室,北辰区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