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展示2023年工作成效,突出各区、各单位工作亮点,促进工作交流学习,近期,“天津人社”新媒体推出“‘津’彩人社(特别篇)”,本期,让我们走进滨海新区——
一年以来,滨海新区以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建设为指引,在市人社局的有力指导下,蹄疾步稳,先行先试,通过在七个维度下功夫,持续探索新业态技能人才培养“滨城模式”,不断深化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工作重点联系城市建设工作。
在“宽度”上下功夫 立足市场需求,拓宽培训通道
通过广泛开展调研,立足区域新业态重点人群,将互联网营销师、全媒体运营师、碳排放管理员纳入区级紧缺工种目录,发布岗位(工种)培训设施设备标准。截至目前,开展各项新业态新模式培训覆盖人群超过5000人次。
在“广度”上下功夫 深入基层服务,全民覆盖推广
建设新业态示范基地,针对新业态群体提供“提升技能-就业创业-权益维护”一站式服务。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在各街镇设立网约车驾驶员就业服务驿站,在免费提供网约车驾驶员培训的同时,对岗位招聘信息和就业创业服务等工作进行全覆盖宣传。
在“精度”上下功夫 服务重点群体,拉动就业创业
启动首期短视频创业培训班。将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提升离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培育短视频主播人才。激发滨城青年主动就业创业热情,营造新业态劳动者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在“温度”上下功夫 弘扬劳动光荣,营造良好氛围
发布《天津市滨海新区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实施办法》,在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基础上,提升新就业形态社会认同感和职业自豪感。营造社会公众尊重、理解、支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良好氛围。
在“速度”上下功夫 立足行业特点,开展线上服务
搭建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提升线上培训平台,面向全域劳动者免费开放互联网营销师、网约车驾驶员、外卖配送员、网络货运司机等视频课程,并持续更新。课程内容不仅包括职业技能、安全意识、法律法规等基本要素,还包括职业道德、健康保健、职业规划等内容,收获了广大新业态从业者的一致好评。
在“力度”上下功夫 坚持开放创新,培育滨城工匠
开展首届“滨城工匠杯”职业技能竞赛,通过赛事预热、动员报名、赛前培训、赛事竞技、活动总结等阶段打造竞赛品牌。将生物活性物质提取与鉴定、人工智能、新能源(电动)汽车维修技术、APP程序应用设计开发等新职业纳入竞赛赛项,对承办单位给予20万元资金支持。通过竞赛加大滨城新业态、新模式技能人才引育力度,广泛开展岗位培训和练兵比武,培育、激励一批新业态业务能手。
在“深度”上下功夫 聚焦热点职业,探究技能标准
牵头滴滴、曹操、吉利等公司,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共同研究“网约车驾驶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从驾驶技术、服务礼仪、接单技巧、路况熟悉程度、公共卫生、道路交通规则等多个维度,探索用于评价和确认该工种技能水平的标准,力争在合理规范网约车驾驶员薪酬标准的基础上,推动区域网约车行业良性发展。
来源:滨海新区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