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gz_head.png
工作信息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工作信息> 西青区:实施技能人才培育“五项行动”,全力打造“运河工匠”品牌
西青区:实施技能人才培育“五项行动”,全力打造“运河工匠”品牌

近年来,西青区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全面实施技能人才培育“五项行动”,强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全力打造“运河工匠”品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实施产业链技能提升行动 培育壮大高素质产业大军

紧扣支柱产业“强链”提升,传统产业“延链”突破,新兴产业“补链”发展,实施技能人才“师带徒”培育计划,围绕西青区集成电路、车联网等五大重点产业链,结合企业培训需求和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全面推行新型学徒制培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依托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天津市劳动经济学校等驻区职业院校,实施引企入校、送技入企工程,开展“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的中高级技术工人技能培训活动,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全链条式服务,着力培养一大批优秀高技能人才,年培训各类技能人才1万人次。对新取得技师、高级技师技能等级的高技能人才,分别给予一次性3000元、5000元奖励。

实施“万名学子强技能”行动 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结合西青区科教资源富集区位优势,组织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驻区高校、职业院校和民办培训机构开展毕业学年大学生技能培训对接会,深入开展毕业学年大学生就业技能培训需求调查,启动实施“万名学子强技能”行动,广泛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劳动关系协调、互联网营销、建筑信息模型、无人机、工业机器人等职业(工种)技能培训,鼓励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活动实施以来累计开展高校毕业生技能提升培训3000余人次,切实提升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实现稳定就业。

实施职业技能竞赛行动 搭建技能人才成长舞台

坚持把职业技能竞赛作为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和评价的有效手段,不断健全完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切实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对技能人才工作的促进带动作用。成功举办全国钢结构焊接职业技能大赛,我区两人分获焊接机器人操作工竞赛冠亚军。成功举办“海河工匠杯”车工、中式面点师、消防设施操作员、劳动关系协调员4个职业(工种)技能大赛。高标准承办全国首个省市级劳动关系协调员技能大赛,共评选出天津市“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100人。特别是在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中,我区选手荣获1金3银1铜5优胜的好成绩。

实施培训平台提质增效行动 壮大实用型高技能人才队伍

围绕区产业发展需求,结合企业技能人才需求,深入开展平台提质增效行动,鼓励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企业建设企业培训中心、公共实训基地等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形成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累计建成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58家,其中企业培训中心49家、市级企业公共实训基地1家,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家。每年通过平台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6000余人次。

实施“运河工匠”进阶行动 大批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定期开展西青区技能人才季系列活动,组织政校企合作对接、高技能人才能力提升研修、“运河工匠”进企业进校园等活动,激励青年学生崇尚技能、学习技能、投身技能、提升技能。在全市首创实施了西青区“运河工匠”进阶项目工程,选拔认定“运河工匠”进阶项目“运河技术能手、运河技能标兵、运河技能精英”96人,发放培养经费55万元,着力培育一批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西青“运河工匠”。先后30余人获评“全国技术能手”和“天津市技术能手”,1人荣获天津市技能人才最高奖项“海河工匠”荣誉称号,1人入选2024年大国工匠培育对象。

才聚西青,匠心筑梦。下一步,西青区人社局将大力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全链条”工作体系,全力打响“运河工匠”品牌,培育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打造大运河闪亮明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新城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来源:西青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