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上午,天津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同建设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华北地区开展的首个鸿蒙技能人才培育项目。该项目预计今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后,可同期开展500人次鸿蒙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能项目的培训和评价工作。
五方面共建共享顶尖人才
根据协议,双方将聚焦天津市产业发展需要,以强化数字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开展合作共建。一是建设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鸿蒙实训室、人工智能实训室等,共同进行培训项目研究,促进成果转化,打造服务京津冀、辐射北方地区的数字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标杆。二是推进天津市数字技能人才培养,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公益培训、项目培训等形式,培养输送高技能拔尖人才。三是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为培养更多具备数字化技能和素养的优秀人才储备师资力量。四是促进数字技能人才就业,推动培训学员在津就业,打造天津市数字技能人才生态圈。五是共同开展新职业标准研发,共同开发具有较强通用性的职业技能标准、新职业标准、培训课程、实训教材和评价体系,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在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资源。市公共实训中心是国家级公共实训平台,具备成熟的运营管理经验、优秀的实训教学团队、高端的实训设备。”市人社局副局长刘宇介绍,本次合作,将聚合双方优势资源,推动天津市人才生态高质量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好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数字人才缺口蕴藏巨大就业市场
近期,DeepSeek(深度求索)火爆出圈,不仅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折射出数字人才在当今时代的巨大价值。可以预见,当前和未来的产业发展,对数字人才的需求将更加旺盛,对数字人才的技能要求也会更加严格。国内头部招聘平台近日发布的《数字科技领域2025届应届毕业生秋招洞察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1月,鸿蒙开发工程师岗位投递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22.09%,新发职位的平均招聘月薪较2023年同期增长了11.91%,达到其他技术类岗位的1.22倍。此前有业内报告称,鸿蒙生态存在百万级人才缺口,潜在新就业岗位超过300万个。
伴随教产融合趋势日强,鸿蒙人才需求倒逼教育变革。数据显示,有志于技术开发类职业的应届毕业生,对于鸿蒙开发相关课程的问询需求,同比上涨了30.2%。2023年,长沙市人社局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共建共享模式,建立了长沙市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2024年,深圳市人社局会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启动鸿蒙数字技能人才专项培养计划。
揭秘北方最大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
坐落在津南区体育环路1号的天津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B座三楼的3000平方米开放式实训场地,原来是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办公地,现在是市公共实训中心与华为共建的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首期1000平方米,未来有充足的扩充空间。
昨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的厂房式大厅从地面到顶高达13米,教室高度3米,挑高充足,采光优越,配有咖啡角和休息洽谈区,已初步具备培育项目所需硬件环境,只待稍作调整优化后,即可开展软件搭建、设备安装等工作。
“基地目前正在进行软环境搭建及实用设备的安装调试、服务器配置。师资配置方面,前期将由华为公司的技术工程师授课,完成师资培养后将由双方合作承担。”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主任刘永盛介绍,基地将面向社会培养人才,培训完成后如果达到华为认证标准,也将为华为鸿蒙、升腾等技术的生态链上下游企业输送人才。
据介绍,该基地是华北地区首个鸿蒙技能人才培育项目,按照市公共实训中心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共享方式实施,公共实训中心提供场地、设备及运营管理,华为公司提供师资和技术支持,这也是北方最大体量的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
“采用共建共享模式,也是应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要求,国家级、省级公共实训基地项目通过共建共享不断扩充功能。市公共实训中心建成以来,不断适应产业升级、发展需求,由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生产、数字技术领域等‘升级’迭代,不断开发新课程。去年,我们先后增设了无人机、大数据、网络安全等培训项目,市场反馈良好。”刘永盛说,“作为国家级公共实训基地,市公共实训中心将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加快‘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力争将该基地打造成服务京津冀、辐射北方地区的数字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标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培养更多优秀技能人才,为‘技能天津、数字天津’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