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凤 让海归人才载梦翱翔——留学回国人才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留学人才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各地人社部门深入贯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理念,结合当地实际,不断出台政策、做优服务,为留学回国人才搭建了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回国后,我很快就申请到了20万元的留学费用补贴和5.4万元的生活补贴,这对像我这样刚毕业回国的学生来说非常有吸引力。”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博士毕业后,徐靖霄选择回国,在山东罗迅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担任高级光学工程师。给力的政策扶持是他决定回家乡山东济南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各地人社部门持续出台政策文件,为留学回国人才提供从落户倾斜、租房补贴、子女入学到招聘服务、创业资助、贷款贴息等各方面的支持举措,以政策之力解决留学人才归国就业创业的后顾之忧。在济南市,留学回国人才除了和国内人才同等享受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住房保障、交通补贴、就业招聘服务和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之外,还可享受2项专属优惠政策,即世界大学排名前200的高校留学回国人员留学费用补贴和留学人员来济创业启动支持计划。2021年以来,济南市已为6801人次发放市级补贴资金5114.75万元,为22家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发放创业资助经费780万元。天津市出台十八条措施支持留学回国人员来津创业,从加大创业资金支持力度、推动重点平台载体建设、开辟项目申报绿色通道、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做出细致部署;发布《天津市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启动专项实施办法》,遴选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20家留学人员创业企业给予创业启动资助;近期发布《关于支持开展“留创贷”金融产品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对留学回国人员在金融扶持方面加力升级。江苏省苏州市编制发布《苏州市2024年重点产业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在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中给予留学人员加分支持,给予最高30万元的薪酬补贴;优化实施江苏省海外人才居住证制度,持证人才可享受最高30万元的奖励。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归国就业创业“磁吸力”不断增强。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党的十八大以来,超过八成的出国留学人员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2024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针对留学回国人群陆续颁布的多项利好政策,是吸引更多留学人员回国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此次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留学人才回国服务工作的意见》,将切实推动解决留学人才回国工作、创业、为国服务的后顾之忧,优化留学人才回国服务政策环境,以强大的政策吸引力提高留学人才归国意愿,推动回流规模持续扩大。”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国外人力资源与国际合作研究室副主任王伊说。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除了强力的政策,完备的服务也是吸引留学人才“择良木而栖”的关键。各地人社部门从招才引智、平台建设、保障支持等多个方面优化服务工作,全链条、全方位护航留学回国人才就业创业之路。天津市组织“海外赤子津门行”等活动,通过“海河英才”创新创业大赛识才聚才。截至目前,已连续举办五届“海河英才”海外人才创业赛,累计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名留学人才报名参赛,150余个优质创业项目在津落地。苏州市实施优秀海外青年人才“就在苏州”促进计划,开设面向海外人才的“优质岗位目录”专区,汇聚198家用人单位的510条职位信息,需求人数达1332人。成功举办第十六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已完成签约项目2277个,新增落户项目1928个。打造上线“云上创业周”平台,首场吸引近500名全球创新创业人才在线上线下参加活动。留学人员创业园是凝结留学人员创新智慧、汇聚创业力量的重要平台。广东省充分发挥大湾区链接海外的独特区位优势,将留创园作为吸引留学人才来粤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着力打造产、学、研、投、服“五位一体”的全链条服务。截至目前,广东已建成留创园56家,共吸引留学人员入驻创办企业逾1600家,年营收达600多亿元。天津市先后建立了中国电科天津留创园、协和天津留创园等创业载体13家,形成了产业聚焦、分布均衡、运行顺畅的留学人员创业平台体系,能够为留学回国人员提供投融资对接、创业导师辅导、战略筹划、产业并购等定制化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在孵的留学回国人员创办企业共计430余家,注册资金达93亿元。福建省通过建立共同招才、共享政策、共融服务的省市共建留创园机制,优化省市人才政策配套,促进各园区间人才项目交流合作、创新创业资源要素共享。其中,福建留创园累计吸引留学回国人员370名,创领办企业236家,成功孵化2家上市企业和4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自2022年到苏州创业以来,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服务型’政府的效率与周到。”苏州数畅创合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哲炫对政府服务赞不绝口。宋哲炫介绍,苏州市人社局围绕公司发展需要,提供了比赛指引、人才招聘、推荐申报项目等多项服务与建议。2024年,在苏州市人社局的支持与推荐下,宋哲炫及数畅创合科技有限公司获选2024年度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重点类项目。近年来,为精准对接人才需求、提供切实的服务支持,苏州市通过发挥留学人才协会等交流平台的作用,聚焦人才诉求,解决人才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为归国人才建立了良好的发展生态。“回国之前,我就听朋友夸赞天津市人社局的高效服务,如今实实在在感受到了。”2024年1月,从国外学成归国后,陈昌亚进入到位于天津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工作,通过天津“海河英才卡”制度,两个月内就实现了一站式落户。在天津市人社局的推荐下,他还入选“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项目,获得国家级、市级科研经费支持。据了解,天津市不仅为人才开辟绿色通道,还为留学回国人才及家属提供出入境、生活、社保、档案等多维度的便利服务。同时,升级“海河英才卡”制度,为符合条件的高层次留学人才直接发卡,截至2024年年底已累计发卡637张。厦门市对引进的留学回国人才,给予一次性安家费和最高15万元的科研项目资助。济南市设立“全链条政策服务专员”,积极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另外,依托“留学人才之家”谋划开展多项活动,为海外留学人才来济就业创业提供高效、精准服务……在各地精心护航之下,留学人才对归国发展信心更足,干事创业热情更盛。在过去一段时间,留学人员在回国就业创业时普遍面临一系列挑战,如就业信息不对称,创业资金资源缺乏,学历认证、境外职业资格和业绩成果认定受阻等问题。采访中,也有留学归国人员表示,因为长期待在海外,对国内的技术发展情况、投资环境、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等不熟悉,创业初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内市场环境。还有人指出,尽管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发展的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手续繁琐、审批流程长等问题。对此,各地不断进行探索与应对,此次《意见》的出台更是针对这些问题精准发力,如明确将留学回国人才纳入统一的就业体系、加大对留学人才回国创业的资金和信贷支持、将留学回国人才纳入“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范围等。多部门携手,让留学人才回国就业创业之路更加通畅。“《意见》的出台将推动解决留学人才回国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构建全方位的服务保障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环境,增强留学回国人才在祖国工作、生活的归属感,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留学人才回国,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王伊说。为推动政策更加有效地落地执行,王伊认为,接下来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各部门协调联动,清晰界定各部门在留学人才政策落实中的具体职责,建立常态化的信息共享机制,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二是精准对接需求。持续调研、跟踪留学人才需求,与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市场主体共同有针对性地为留学人员提供有关服务。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有关职能部门、驻外使领馆应充分利用政策宣介会、信息平台等,加强有关支持政策的宣传引导,切实引导留学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毛宇飞建议,各地人社部门首先要持续做好留学回国人才的就业创业服务,加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促进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其次,要完善留学回国人才就业促进政策的跟踪评估与反馈机制,从而吸引和支持更多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多地人社部门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意见》要求,持续完善政策支持,推动平台载体建设,畅通引才渠道,强化服务支持保障,充分激发留学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当地发展集智聚力。百川奔流终归海。随着各方的共同努力,留学人才回国服务体系将日益完善,进一步助力留学人才真正实现归有所依、归有所成、归有所得。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