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gz_head.png
重点产业园区
您的位置: 首页 > 事业平台> 重点产业园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Tianjin Economic-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缩写为TEDA,音译为“泰达”),是1984年由国务院批复的全国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1986年8月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天津开发区时亲笔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自1997年起,天津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和综合发展水平在国家级开发区中持续保持领先。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泰达已成为中国经济规模最大、外向型程度最高、综合投资环境最优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区位优势

天津开发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都市圈的交汇节点,位于京津冀产业布局轴带中最核心位置,是我国北方区域融入“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是环渤海建设世界级湾区的重要引擎,是北京市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天津市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滨城CIZ(滨城中央创新区)的核心要地

发展战略

天津开发区坚持“实业为本、创新为王、开放包容、生态宜居”的发展理念,全面实施“四三战略”,形成“产业智能化、动力内生化、发展绿色化、城市智慧化”的发展新格局。“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五大国家发展战略在天津开发区叠加,集成效应显著,成为推动区域开放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经济发展

开发区始终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中发挥着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2019年,天津开发区瞄准高质量发展,多数指标创造近年来最快增速。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同比增速创近5年新高。全口径财政收入687.3亿元,增长12.9%;实际利用外资11.78 亿美元,增长5.1%;实际利用内资303.6亿元,增长5%。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增长37.9%,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2.7%,增长势头显著。

截至2019年底,天津开发区百亿级企业达到20个,十亿级企业达到170个,实际利用外资638亿美元,124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了410个项目。

产业格局

经过多年发展,天津开发区纵向延伸产业链,横向做大产业群,不断发展“源产业”,激发原动力,众多高端产业在天津开发区聚集发展,形成“4+1”高质量产业集群。

四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包括:以一汽丰田、一汽大众、长城汽车、大众变速器、维斯塔斯风电设备、奥的斯电梯、SEW减速设备等为代表的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以三星视界、 三星电机、鸿富锦精密、恩智浦半导体、七一二通信、松下电子、 唯捷创芯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渤化基地、中沙石化、中石化LNG、渤海钻探、PPG、京瓷太阳能、肯纳金属、三环乐喜等为代表的石化与新材料产业以诺和诺德、施维雅、金耀药业、中新药业、凯莱英、康希诺、药明康德、赛诺医疗、泽达易盛、华熙生物、零氪科技为代表的大健康企业

截至目前,天津开发区已形成了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化与新材料3个1000亿级产业集群,医药大健康1个500亿级产业集群。

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现状

生物医药产业是经开区重点发展的主导行业之一,经过多年来在核心项目引育、研发能力提升、产业环境优化等方面的持续发力,逐步形成了覆盖生物制药、化学药、医疗器械和体外诊断、医药研发外包服务、数字医疗、中药和天然药物等门类的完整产业体系,在创新孵化、产业化、流通等价值链主要环节都有所布局。经开区现有生物医药类企业400余家,2019年全区生物医药产值完成291亿元,占全市比重52%;同年,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下发的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获评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前50强。

科技创新

天津开发区是滨城打造区域性产业创新服务中心的核心区域,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科技创新成果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019年科技创新投入达到150亿元。截至2019年,天津开发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8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31家,天津市雏鹰企业132家,天津市瞪羚企业43家,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63家,国家级研发机构26家,天津市级研发机构120家。累计专利授权数量达到145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9件。聚集高层次人才1.9万人,各类高级人才2640人,引进院士51人。23家双创载体投入运营,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4家

营商环境

天津开发区始终秉持 “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重商亲商”氛围悠久浓厚,硬件设施完善高端,拥有规范化、国际化的服务保障体系。

打造平等、诚信、低成本的市场环境。全面实施负面清单制度,保证各类市场主体在准入和使用生产要素上一视同仁。打造具有速度、温度、便利度的政务环境。“一制三化”改革为引领,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和清单内事项“马上办”。打造开放、创新、有吸引力的人才环境。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坚持引用并举、以用为本理念,创新实行“1+10+X”工作机制,打造独具特色的人才资源开发保障“泰达”模式。打造依法、审慎、规范化的法治环境。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面清理、优化区域规范性文件 ,为企业在泰达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产城融合

多年来,天津开发区始终致力于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业聚人,产城融合发展,加速构成极具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繁荣、宜居、智慧的产业新城。

高端的城市配套。于家堡、响螺湾、泰达MSD等地区楼宇载体资源丰富,5家五星级酒店星罗棋布,世界第七高楼——周大福金融中心正式投用,一流商务环境日益形成

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拥有北塘古镇、海昌极地海洋世界、大沽口炮台、大沽船坞遗址纪念馆、塘沽南站、潮音寺、三河岛等一系列颇具“海”味儿、“津”味儿的津门旅游景点。

生态低碳的城市环境天津开发区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2000年天津开发区成为首批ISO14000国家示范区,截至2019年,区域环境管理体系已经持续运行近20年,推动400余家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来源:滨海新区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