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近年来,天津市人社局坚决贯彻落实人才强市战略,紧紧围绕“引、育、用、留”创新人才政策举措,厚植人才成长“沃土”,用人才“第一资源”激发创新“第一动力”、科技“第一生产力”,积极营造高端人才集聚、产业人才荟萃、青年人才向往的一流营商环境,努力打造人才创新创造的“百花绽放”之地、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之城。

拓展高精尖渠道“引”才

坚持拓宽引才渠道,广开进贤之路,千方百计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升级加力人才政策引才。印发《关于深入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加快引进优秀人才来津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聚焦支持重点产业链发展和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围绕5个方面提出10项措施,进一步升级加力“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对接引进我市高质量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截至11月底,累计引进人才47.7万人,平均年龄32岁,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业人员占比超过26%。

开展津洽会人才智力引进活动引才。充分运用“津洽会”契机,开展人才智力引进活动,设置京津冀环渤海地区人才交流洽谈会、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发布会、人力资源服务主题活动三大板块,面向全国引进各类急需人才。

依托海外人才创业大赛引才。举办“海河英才”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500个有来津创业意愿的项目团队报名参赛,邀请100个优质项目团队来津参加总决赛,共角逐出45个奖项。

组织“海河英才”学子津门行活动引才。每年邀请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师生代表和海外学子来津调研考察,让他们切身感受天津的人才环境、创业氛围和发展潜力,想方设法引进青年创业者和青年人才。

创新高能级平台“育”才

创新打造高能级平台载体,为集聚培育高精尖人才、促进成果转化、孵化科技企业提供平台支撑,努力做到建好一个平台,培育一批人才、落地一批项目、催生一批成果。

依托全国大赛平台育才。充分运用举办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的有利契机,派出142名选手,参加全部109个赛项,获得26块金牌、19块银牌、11块铜牌和57个项目优胜奖,位列金牌榜、奖牌榜第一;34名选手可进入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组团参加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选拔167个项目进入全国总决赛,占全国的14%;勇夺10个金奖、15个银奖、30个铜奖、43个优胜奖,金奖数、奖牌总数、获奖总数均位列全国第一,并获得优秀组织奖,实现历史性大丰收。

建设“海河工匠”平台育才。系统集成现有技能人才培养政策,创新项目定制培训、专项特色培训等培养模式、贯通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通道,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全市建成1个国家级公共实训中心、28家(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55家(次)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累计选拔40名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授予“海河工匠”称号。

搭建博士后培养平台育才。大力培育、积极申报国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市2023年共获批新设立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数量和入选率均位居全国前列,获历史性突破;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总数达到110个,工作站343个,创新实践基地110个,覆盖了我市所有重点学科和重点产业链。设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与天津市联合资助(特别资助)”项目,瞄准国家及天津市自然科学领域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每年资助一批应届或新近毕业的海内外优秀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拓展新兴产业发展平台育才。实施数字经济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育项目,建成全国首个数字人才产教培融合“订单班”,发放全国首张智能制造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并实现职称证书“双证”联发,该模式作为人社部“解剖麻雀”案例在全国推广。开展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第二批培训机构遴选工作,确定市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等我市12家单位为第二批培训机构。

统筹高水平管理“用”才

坚持实行更开放更积极更有效的人才使用政策,释放强劲的人才磁吸力。

依托产业创新联盟用才。充分运用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与大数据等十大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这一高端平台,围绕信创、车联网等12条重点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集聚壮大高水平企业,实现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推动优秀人才向项目和企业集聚,形成了“联盟搭台、科学家助力、企业家唱戏”的人才生态格局。目前联盟已链接高校院所120家,聘请院士专家75位,联系领军企业2100多家,汇集工程师4.7万名,达成“揭榜挂帅”合作意向300多项,攻克关键核心技术400多项,新落地项目近400个,总投资额300多亿元。

放活事业单位管理用才。鼓励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设置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引进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员兼职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通过离岗创办企业、兼职创新、在职创办企业、到企业工作或者参与项目合作等方式创新创业,离岗期间保留其人事关系,截至2023年三季度,全市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兼职创新、在职创办企业、选派到企业工作或参与项目合作1.4万余人。鼓励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采用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方式,合理确定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薪酬,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释放人才效能。

推出成果转化措施用才。协调制定金融扶持措施,举办“天开之星”海外人才创业周,组织“金融服务对接会”,邀请海外人才赛获奖成果及海外人才,与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工银金融租赁等20多家金融机构开展项目融资、人才引进、技术合作洽谈,促进成果融资转化。与天津医学健康研究院、静海区共建协和天津留学人员创业园,支持海外人才大赛获奖项目入驻园区创业发展,促进大赛成果落地转化。目前,园区已建成超3万平米孵化面积,入驻迈达佩思等多个优秀项目。

完善高质效制度“留”才

深化政策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加速人才政策体系更新迭代。

统筹设计规章条例留才。强化顶层设计,科学统筹人才基础政策,研究制定《天津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以立法形式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拟于2024年颁布实施。

充分下放管理权限留才。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在科研项目管理、技术路线决定、科研资源调度等方面赋予用人单位、领军人才更大自主权,让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敢于放开人才评价留才。巩固拓展“四唯”整治成效,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制定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运用等相适应的分类评价制度,在海河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设立职称评审改革综合试验区,单建评委会,顶格下放正高级评审权,赋予顶尖人才和科研院所、重大创新平台、科技领军企业人才评价自主权,完善市场化评价机制,形成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目前已在3家单位试点;实施“科创企业评职称”专项服务,创新提出“一企一评”、企业家“一单举荐”、代表性成果“一票决定”“三个一”评价举措,支持华海清科、云圣智能等112家企业1302人完成职称评价。

不断优化服务环境留才。将人才“绿卡”全面升级为“海河英才”卡,拓展配套服务功能,创新“人才举荐制+直接发卡”模式,目前已为天津大学引进的新加坡院士杨杰圣等253名高层次人才发卡,在子女入学、住房安居、医疗健康等方面提供专属服务;依托市引进人才综合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平台,为4900余名引进人才办理调入人员行政关系接转手续、留学人员来津工作派遣手续、博士后进出退站审核手续等服务事项,让人才心无旁骛创新创业,为天津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供稿:政务服务处)